![庖丁解牛读书笔记[此文共13671字]](https://img.hxli.com/upload/5790.jpg)
第一篇:斗数【庖丁解牛】
斗数【庖丁解牛】全文
本书作者有二,拙愿把心得贴出与各位好友参考,仅拙着部分,另一位作者的部分拙无权处理,想一睹全貌,请移驾各书局。(看看即可)
自序
十年前这本书的理论与架构已完成,但因当时的时空背景不需要,一晃十年了,当时想出书某些想法至今日已有许多改变。
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到
朱弦一拂馀音在,只是当年寂寞心。
学贵乎有同好,近几年命理界日渐式微,己近强弩之末。
敝帚自珍,野人献曝,把近三十年的心得,编列成册,公诸同好,抛砖引玉。共同为这方天地奉献一己之力。
中国人的陋习「权威者是不容质疑的」,尊师重道到欺师灭祖,是东方读书人的承重包负袱,这包袱压得让求知者无法在该领域有所改进;理学是集合儒、释、道三家之长,至宋而完备,至此理学权威确立,後世纵有小起伏,也无法出其范畴之外,朱熹在易学上推崇孔子,把易的巅峰推回到春秋时代,也抹去汉唐以来易学上的一切成就。宋代是个枢纽,许多易理、数理、命理在此衍生、发展、成熟,唯有少数异军突起,其馀都停滞;紫微斗数五代之後,也不见真正高手出现,流传下有助後世的支字片语,让有兴趣的後学者,穷一生之力,依然在原地打转,易学难精之名,如鸿沟不能越雷池一步。
西方人较致力於自己所追求的知识,并集合同领域众人之力保护它,让它免於落入权威系统独占而遏止所能发展的空间。相对的 ……此处隐藏15088个字……,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明确:注意寓言的比喻义
作者把牛比喻成复杂的社会,尽管矛盾复杂,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随俗沉浮,回避矛盾,就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那么人就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了,精神和身体不会受到伤害,同时解完牛踌躇满志之后,感到心滿意足的同時,應該好好地收歛自己的態度,不要得意忘形,否則還是容易受傷害的。 6:由庄子的庖丁解牛看庄子的哲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译文】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疲惫不堪了。那么,追求知识的人们,只能(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罢了。 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不要遭到刑罚。顺其自然之理以为常法,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身体,可以享尽天年。
告诉我们:人们读书应当将精神状态调整到一种放松、舒适的状态,不要刻意的为寻找知识而读书,也不要因为有什么不懂就冥思苦想,甚至灰心丧气。不论是刻意的寻找知识还是冥思苦想的试图去弄懂一些知识都是近乎功利的做法,它会使人的精神变得紧张而疲惫,并且未必就能得到事物的真谛。让精神顺其自然。有些东西是在生活中,在精神悠闲自得的状态中体悟到的,所以我们应顺虚以为常法,这样才能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养护身体,享尽寿命。
7:延伸拓展:
读庄子的庖丁解牛给我们什么启示?生写100字左右的启示。
作者email:zjf555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