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读后感

时间:2023-08-23 09:41:14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读后感[此文共6486字]

第一篇: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读后感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读后感

蒋方舟在其20岁的时候送给了自己一份礼物:《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此书不是新作,是她过去二十年里短篇小说辑录。书中有对年少时代的回望,虽在书的序言里表明不谈论政治,但却在字里行间隐藏着一些政治含义。

整本书读下来,有一些观点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人说她掉书袋,我没有太多这的感觉,一来可能是我自己阅读书目较少,文化水平不高,二来是我觉得在差不多的年级里,蒋方舟的思想的确超越了我们这个年龄层次,即使是掉书袋,这个“书袋”的选择层次也远远大于我们,当然除了一些有创造力的文青。

书中描写的作者的那个年代,政治上趋于保守,人民生活上说不上是高度发展,但两级分化还是很明显的,穷富差距貌似这些年来一直从未缩小。读之,能感觉到当时时代隐约呈现的弊端,但是也能发现一些过去年代里那些我们现在没有的东西。就像是人们对于文革时代的批判,80年代,人们对于文革是拨乱反正,现时代人们对于文革除却反省之外,有些人还倾向于回到文革那个时候,理由就是那时候毛泽东严惩贪污腐败当时社会风气很好,官员也有所作为,那时候人们之间也没有现在这样的隔阂与算计,那个时代人们可以夜不关门,因为没有偷盗。这与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形成鲜明对比。但是人总是这样,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总是去贪图别人的幸福,抱怨着自己的不幸。

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实用主义者,我不怀念过去也不耽念于未来,对我来说,生命是有限的,有限制的,我所生活的时代 ……此处隐藏5737个字……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弃之。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之中去,让生命焕发多姿多彩的绚丽。

追求与放弃都是正常的生活态度,有所追求就应有所放弃。有价值的人生,需要开拓进取、成就事业,但更要懂得正确和必要的放弃 ——这不是无奈,而是一种智慧。人总要放弃一些该放弃的,然后把握住该珍惜的。

人总要经过种种挫折才更能认清自己吧,她孤单的站在这里,穷苦、孤单、劳累、没有爱情、看不到一丝光亮的生活,竟然也不曾把她压垮。

心得——《孟子》中有这么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我们总要经历一些苦难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而不管我们经历多少苦难,我们都不怕,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总能在阴暗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光明、希望。

真的,从这部小说中学到好多……现实总是残酷,坚守住自己内心中的纯净,像莲花一样的出淤泥而不染,女主角叶望舒仿佛就是一朵开在俗世中亭亭玉立的白莲花……而男主角许承宗替母坐牢,从16岁到26岁,人生中最灿烂最有无限可能的十年,他孤独的忍受本不属于他的铁窗生涯……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自己的身影,迷惘之间我来到大学,淡淡的,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慢慢的仿佛在失去自己,失去最初的梦想,也失去了动力。我知道是时候从新审视自己了,我想要的是什么,而我又在做些什么……我不得不做出决定为了自己,也为了爱我的人。加油,不能在这美好的青春里放纵自己。待到日后我也可以书写自己不曾放纵的青春。

《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读后感[此文共648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