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十年观后感(精选多篇)

时间:2023-08-13 19:38:37
结婚十年观后感(精选多篇)[此文共11696字]

第一篇:结婚十年观后感

结婚十年观后感

我被电视剧《结婚十年》吸引了。我仿佛不是在看戏,而是面对着一片生活。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种平凡而平淡的生活,到了电视剧里却显出了它的深长的意味,并且使我久久心动。我陪伴着这一对可爱的青年恋人,尝到了那纯洁的爱情的甜美;我又跟随着这一对贫困的年轻夫妇,在相濡以沫的携手奋斗中度过了那一年年艰辛而难忘的岁月。我看到了那爱情的美丽成果,又看到了那家庭的平淡的日子给他们带来的纳闷和疲惫;我看到了体贴、恩爱和温馨,也看到了妒嫉、猜疑和无由的愤懑。人生和岁月像小河一样在日夜流逝,一下就过去了十年。我像读了一首吟唱岁月的诗篇。这首诗却令我沉醉。

《结婚十年》带给我的审美感受和欣赏的愉悦,首先就是它的生活化,它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它的朴素和自然。作品不依靠故事的编织和情节的设计,着力于生动而丰富地展现男女主角的心灵世界,极其细腻地描写他们内心的每一个情感的波澜。它更精心地刻画他们各自的个性,性格之间的每一次冲撞,情感激起的每一朵浪花,自然地构成了这一部戏剧的艺术内容。无论是那座富有象征意味的将被折毁的筒子楼,那一扇旧铁门,慈爱的善大爷传呼电话的小窗口,以及住在筒子楼里的一家家质朴的市民们,所有这些,都联系着成长和韩梦的青春岁月和人生命运,而使观众领略到了平凡生活的诗意。

这是一对夫妻十年的情感史,同时也是社会变革、生活发展和性格成长的十年史。从艰苦地争得一间筒子小屋,到自己购买到一套宽阔的居室;从推着一辆破自行车到驾驶着漂亮的小轿车; ……此处隐藏11505个字……本应是一个大好青年可造之才,读书识字知书达礼。在那样一个民族危亡的年代,青年们不论男女都应以国家为先,有国才有家。若理想一点地想,怀青应该积极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在此之后,找到一位有共同目标的人结为连理,为理想奋斗一生。但这样似乎又太伟大,毕竟不是人人都是伟人。那么她也应该以自己的喜好嫁一个情投意合之人,共此一生。但在那样一个还很封建的环境下,似乎也不太可能。但,至少我认为,在她在家族的安排下与崇贤结婚后,她也应该保持有自身精神上的独立,她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计划与安排,而不是事事以贤为中心,以夫家为中心。其实怀青是那么的不幸,在结婚之前,她本也是一个又激情有憧憬的女学生,但婚后的生活,时代的背景,封建的桎梏都将她逐渐地变成一个凡妇人。这期间她也曾有过反抗,她也希望不埋没自己的才华,但社会的洪流,世俗的力量还是将她小小的无力的反抗轻松地压了下去。怀青的不幸,是自身依附他人的不幸,是社会动荡不安的不幸,是思想封建陈旧的不幸。但是几十年后的今天,社会已然进步,思想已然解放,却出现了一些女性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丧失自我,在金钱奢侈品的诱惑下跳进自我迷失的泥沼。她们本可以自食其力,本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但却急功近利地自以为走上了捷径,实际上待到她们醒悟时,才明了那其实是一条不归路。女性精神和经济的独立,其实是自身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大前提。在没有了社会动荡与思想封建的今天,希望不要出现“怀青式”的悲剧。

苏青,平实的精彩,又何尝是这一两次的阅读能体会尽的?也何尝是这一两篇小说能品尝尽的?更不会是这短短的三四页读后感就能解释尽的。所以在以后的闲暇中,需要更多地体会苏青,品位苏青,感悟苏青,也不止是结婚十年中的沧海桑田,更应是这传奇女子用生命演绎的故事。

《结婚十年观后感(精选多篇)[此文共1169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