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方面电影观后感[此文共2153字]](https://img.hxli.com/upload/10816.jpg)
《你好,李焕英》中的三个家庭教育理念
吕小绘
(长葛市董村镇中心小学)
前段时间,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火了。从口碑上说,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人气和热度直线攀升;从票房上看,截至3月初,超五十亿元,成功拿下了中国影史第三名的好成绩。看完这部电影,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前半程笑出了一捧眼泪,后半程哭湿了半包纸巾!可以说,在笑声与泪水的交织中,电影《你好,李焕英》让很多观众收获了感动与共鸣。这部电影,由贾玲和母亲李焕英的真实经历改编,通过“穿越时空”的形式,讲了一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故事,看哭千万人。电影内外,这个故事都充满了感动。感动之余,我们也影片中透露的这些教育真相,其中隐含的三个家庭教育理念值得与诸位家长分享共勉。
一、面对孩子撒谎,父母要会情绪管理
有家庭教育专家说,“家长的心态,是孩子成长的‘晴雨表’”“家长要将控制情绪放在第一位”。事实上的确如此,情绪积极稳定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你好,李焕英》中,女主人公贾晓玲是个“干啥啥不行,干饭第一名”的淘气孩子,因为成绩不好,母亲李焕英总是被老师叫到学校挨批。为了让母亲在街坊四邻中长脸,只考上大专的贾晓玲伪造了一封本科的录取通知书,妈妈高兴得大摆筵席庆祝。没想到在席上,事情意外暴露。不但没挣上面子,反而丢了大丑。回家路上,贾晓玲害怕母亲生气,带着忐忑喊道:“我以后肯定有出息!”这句话,她自己说得有些轻飘,没什么底气。母亲李焕英面对撒了弥天大谎的贾晓玲,没有声嘶力竭地“怒吼”,反 ……此处隐藏948个字……的态度,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套用给孩子,为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人生目标,过高的期望使孩子不堪重负;一味批评指责,甚至讽刺打击,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孩子更加丧失信心,最后变成一个胆小自卑、唯唯诺诺的人。面对孩子成长,作为父母,不妨放低一些期许,让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三、面对孩子挫折,父母要会多加包容
孩子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优秀人才,必将会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与失败,所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十分重要,家长在亲子教育中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要害怕孩子受伤和失败。
《你好,李焕英》中,当贾晓玲小时候拉裤子的时候,母亲李焕英会笑着安慰她说:“你怎么总拉裤裤呢,那是因为咱年纪小,那咱年纪小,怎么还能跟哥哥姐姐们一个班呢?那是因为我女儿最聪明了。”李焕英在面对孩子犯错,被老师屡次叫去学校的时候,并没有愤怒。而是冷静下来宽慰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我能行”!
所有的孩子都会犯错,而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表现出来的愤怒会让孩子倍感压力,自尊心受挫。近年来,青少年轻生事件屡见不鲜,且有低龄化趋势。和父母争执、被老师训斥、成绩不理想、犯错怕遭责骂……,甚至是“爸爸不让看电视”“老师没收手机”,这样不能称之为“悲剧事件”的起因,竟成了一朵朵鲜活生命凋谢的缘由。我们在感叹生命教育缺位之时,也必须看到其中不容忽视的因素——孩子人生不能没有挫折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鼓励孩子远远比批评孩子更加有用,家长在培养孩子可挫折能力的时候,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积极肯定,这样才能让孩子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有勇气去进行征服。赏识鼓励和正面管教,是孩子成长中最温暖的阳光。它使孩子精神强大,自信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