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构筑节目内核[此文共3714字]](https://img.hxli.com/upload/2383.jpg)
用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构筑节目内核
兵团广播电视台 梅红
1936年,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美国记者斯诺以他卓越的胆识、超人的才华,贡献出轰动世界的《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和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兵团广播电视台正是基于斯诺这种文笔优美、故事真实的创作特点,于2014年开播了《西行漫纪》大型纪实性栏目。节目以“新疆军垦人 用生命演绎戍边风采 讲述人生精彩故事”为宗旨,积极探索如何讲故事、讲好故事、讲好“好故事”,用故事刻画人物鲜明个性与感人形象 ……此处隐藏2669个字……21px;">《西行漫纪》栏目,一路求索。这是一场文化之旅,承载了因文化自觉而开始的一次年深日久的跋涉,因跋涉而健壮的文化自信,因文化自信而升华的文化自强。截止目前,104期的《西行漫纪》之旅,编创们时而心静如水,时而激情澎湃。他们带来的文化与情感体验,有时细如毫发,有时重如山岳。笔者感到,这就是一次文化寻根,也是一次文化自省,是一种感动,也是一种境界。从历史出发,打开一扇扇尘封的记忆门窗;从文化出发,寻觅一处处超拔的精神家园;从现实出发,记录一幕幕珍贵的永恒瞬间。今天,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新疆电视台原副台长、高级记者杨生辉说:“《西行漫纪》创作人员长期以来,不怕吃苦,不畏艰难,深入团场,连续作战,认真采访,挖掘故事,用心拍摄,精心制作,努力突出“以事件为中心、以画面为根本、以解说为蓝图、以情感为内核、以结构为基础、以剪辑为终点”等故事特性,尤其在画面语言运用方面,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如,《警犬》和《绽放》这两期节目,主题鲜明、突出,故事过程细腻、抓人。两期节目从始至终以事件为中心、以情感为内核,故事特性都较为突出。
没有事件和人物,就没有故事,而情感则是创作的内核。情感,体现的是创作者的爱憎倾向和个性特点,是作品感动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著名作家刘白羽所说:“一个人真正投入生活洪流的尖端、生活矿藏的深处,他的思想感情,心灵,都和那时代的主流一道汹涌澎湃。你自己就是这时代的血肉的一部分,你的眼睛会明亮,你的感觉会敏锐,你的文章便会鲜明、灿烂,有芬芳,有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