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十字路口》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时间:2023-07-15 16:20:24
《教育在十字路口》读书笔记(精选多篇)[此文共10272字]

第一篇:《教育在十字路口》读书笔记

在假期,断断续续读完了法国哲学家、教育家雅克马里坦的《教育在十字路口》。没有想象中的外国作品那么生涩,有一些观点对今天我们身边的教育还是很有帮助的。

主持“特里讲座”期间的演讲整理而成的。68年过去了,书中揭示的教育问题却依然普遍存在着。

作者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动力、人文学科和自由教育、当代教育面临的考验四个方面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理解,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能够激发读者不断地反思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教育。

在我心目中,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使精神得到传承,也使受教育者终身获益。教育者的责任是引领受教育者热爱知识并愿意自己发掘新的思想。

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又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常常在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我们的下一代培育成一个有用的人。幼儿在个性上的差异,一部分是由先天气质决定的,很大程度上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特别受大人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以及大人的榜样的影响。也就是说,孩子的个性特征是在不断变化,是可以改变的。像我的儿子现在两岁多就已经很会察言观色了,他能从大人对他不同的态度和言行而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因为我比较严厉一点,他跟我在一起的时候独立性很强,而我的母亲就比较宠爱他,当他和我母亲在一起的时候,积极主动性差,依赖性强,比较任性,什么事请都让我母亲帮他做,就算是自己会做的也不愿意动手。其实在这个时候就要培养他的独立性,鼓励他自己动手,让他锻炼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家长不能爱护帮助过多,助长他的依赖性。此 ……此处隐藏10191个字……心绪,母亲冷下脸来,吓唬道:“那是个大骗子,会拐小孩的。”“哇”的一声,女儿害怕地哭起来。冰激凌掉在地上,很快化成一汪泪水。母亲赶忙抱起孩子,一边哄一边急匆匆地向西走了??

(四)

三十年后的一天早晨,冬日的阳光,照着两鬓苍苍的母亲,温暖的碎碎的,仿佛浪漫的

音乐溢满阳台。“妈,咱们那个基金会,这次又给灾区的孩子帮上了忙,教学楼又都建起来了。”望着如今事业有成而又身为慈善家的女儿,母亲心里暗自庆幸当初的抉择,笑如阳光,欣慰不已??

(五)

三十年后,也是这样一个冬日的早晨,曾经年轻的母亲,如今佝偻着背,拎了一大包东西,早早来探望已下牢狱的女儿,步履蹒跚,形单影瘦。或许女儿今日的贪污腐败、锒铛入狱,就是自己当年埋下的祸根,或许就是自己掐断孩子善良的道德之根,让自私冷漠的毒草在女儿心底萌发蔓延。悔恨的泪水涌上眼眶,母亲心痛着。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具有电影镜头般的质感,形象性、可视性特明显。把抽象的人生道理转化成形象具体的电影镜头,富有艺术感染力。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多个人生方向、人生选择,究竟何去何从?记叙文最大的智慧不在于“教”——板着一副面孔“上政治课”,而在于“悟”——让读者在有血有肉的故事中去真切地感悟思想。作者采用对比艺术手法,把三十年的人生跨度压缩成两组电影镜头,表达出抽象的道理“选择不同的人生方向,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别有韵味。(吴平生)

通联: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中语文组吴平生邮编:224400

电话:18912560079e-mail:18912560079@189.cn

e-mail:fzgywpsh0079@163.com

《《教育在十字路口》读书笔记(精选多篇)[此文共1027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