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查课题的选择

时间:2023-08-30 16:19:21
教育调查课题的选择[此文共3684字]

第一篇:教育调查课题的选择

教育调查研究的课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验证过去的或别人证明了的理论真理是具体的事物在具体情境下的真理,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真理就会变谬误。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过去的教育理论在过去是真理;现在可能就不适合时代需要了,因此,要经过调查研究去验证,或许又能够发现新的规律。比如,过去的研究者认为,儿童性特征成熟的年龄是女12岁,男13岁。而现在的研究发现,儿童的性成熟年龄比以前提前了一年,这一结论对学校性教育和尽早预防性犯罪提供了参考。有的理论本身是正确的,但它还有一个适应范围的问题,还有不够全面的地方,通过验证,可以确定它能否适应某些具体情况,它有哪些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补充。

那么,对已有理论的验证性调查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去选择和确立课题:一是重新验证原有理论的正确性;二是确定理论的适应范围;三是对原有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2.对已有的教育理论进行否定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用来指导实践,当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产生错误时,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不能调和,我们不得不怀疑其理论的正确性,为了否定某一理论或部分地否定这一理论,就要通过调查研究来达到这个目的。人的认识发展是有过程的,在认识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干扰和制约,认识有时又不能与实践同步发展,这样势必会产生理离实际的毛病。比如在学制问题上,清政府制定了“癸卯学制”,民国初年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后来又照搬英美“六三三学制”,建国后又照搬 ……此处隐藏2621个字……困惑及自我分析。

就拿微技能研究来说,我想确定一个课题进行有关微技能的研究,但我不知选择哪一个课题立项。微技能就是从课堂教学中最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研究课堂的微小的技能。我当时想到的是如何设计组织课堂的问题,因为同一个教学设计,不同的人的处理方式不同,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问题的提出,有直接提出的,有串成线逐步提出的,有追问式的,有并列式的,有自然的,也有陡然的。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或者课堂活动的设计有不同的策略,可以朗读、表演、背诵、比赛等等。感觉我的想法很好,但好像无法实施,因为课堂的设计与组织是一个大的空泛的问题,它必须依托于具体的课堂内容。所以我只有另外想其他的选择。

我曾经思考过以下这些微技能研究的选题:导入、小组合作、语文学习习惯等,又一一否定了这些选题。因为导入不是现在我遇到的迫切问题,小组合作对我来说很难把握和掌控,而语文学习习惯又太大而空,就不是微技能的研究了。我就进而去细化,语文学习习惯有很多,如:预习习惯、复习习惯、写日记习惯、读书习惯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都不能通过一节课来展现,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问题,而不是当前的课堂问题。思考之后又回到了我最初的设想——设计组织课堂问题上。而我认为课堂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这又是一个大问题,再细化一下,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什么情况下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根据不同的文本怎样创设情境,以至于达到学生入情入境的效果。

通过微技能研究选题过程的体验,我感觉有一下困惑:1、缺少专业的指导、点化;2、自身教科研能力不强、专业素养有待提高;3、能发现问题,但不能总结提炼确立方向;4、研究无策略无方向;5、只是一种被动的无意识活动而不是主动自觉的研究。

《教育调查课题的选择[此文共368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