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城市“另类污染”治理面临“五难”亟待关注

时间:2023-08-05 22:58:45
基层反映:城市“另类污染”治理面临“五难”亟待关注[此文共1999字]

今天,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城市“另类污染”治理面临“五难”亟待关注》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以城市“光污染”为例

“光污染”是一种新型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污染、彩光污染等,随着城市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光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虽然较之以前的废气、废渣等传统污染,城市“光污染”没有存在可见的污染物,但是城市“光污染”带来的危害绝对不容小觑。目前,国内“光污染”治理问题面临公众共识不高、法律标准不全、管理部门不全、源头防止不足等五大难题,亟需引起重视。

一、公众意识不高,共识难。一方面,城市“光污染”是一种新型污染源,普通公众对于“光污染”的认识较之对其他传统污染源的认知存在本质上的差距,很多居民甚至不知道还有“光污染”这个概念,居民更多的是将城市灯光看做城市发展的象征,对于“光污染”习惯性忽视,或者已经将它看做一种常态,缺乏清醒正确的认识,认为“光污染”与其他传统污染相比,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低,导致缺乏社会治理共识。据美国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全世界2/3的人生活在“光污染”的环境中,据有关专家介绍,彩光灯产生的紫外线大大高于阳光,长期处于其照射下,可诱发鼻出血、脱牙、白内障甚至白血病、癌症等疾病。此前,我国一项研究也显示,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以上的主要原因并非是用眼习惯所致,是视觉受到污染。但是意识到“光污染”的危害者却不足20%。另一方面,城市里大部分“光污染”是物理性 ……此处隐藏808个字……,再来治理不仅整体改造费用昂贵,治理难度也相当大,也不一定能从根本上完全解决问题。此类大型建筑物外观产生的强光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也会对陆地交通造成危害,甚至引发交通安全事故。据武汉市交通局统计,2015年因眩光引发的交通事故比前一年上升了17.6%。

五、“亮化”规范不够,平衡难。当前,各级政府强调“亮化工程”,甚至部分政府将把“亮化工程”当做一项必须完成的指标任务,但凡市中心或者沿街以及标准性建筑一旦纳入政府“亮化工程”考核,不管怎么样都得“亮起来”。城市“亮化工程”固然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也让城市的夜晚灯火璀璨,美不胜收,但是,政府在打造“亮化工程”的同时,未能将可能带来的“光污染”问题纳入考虑范畴,或者是想到了但是为了任务为了指标,也不得不去做,而过度“亮化”给城市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加重。据资料显示,武汉市每年“亮化工程”需耗电量为6700-9500万度,其中2/3为火力发电。火力发电中,又有3/4为是使用燃煤,按照每生产1度电产生的污染物Co2为1100g、So2和No2等废弃物对城市造成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对策建议:

一要加强“光污染”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共同治理意识。向大众普及“光污染”所带来的危害,使公众应该正确认识到“光污染”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影响,提高对“光污染”的防治意识。二要完善“光污染”相关法律,建立健全相关监管部门。国家要尽快完善“光污染”相关法律,使“光污染”判定及治理有法可依,健全监管治理部门,发现“光污染”问题要及时治理,执行到位。三、增大“亮化工程”控制力度,平衡“亮化”与“污染”的矛盾。政府在打造“亮化工程”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可能造成的光污染,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布置光源。

《基层反映:城市“另类污染”治理面临“五难”亟待关注[此文共199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